在A股順周期行情下,投資者格外關注保險股根本面。截至3月15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悉數披露本年2月份保費收入場合。本年1月-2月份,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以下統稱保費收入)7141億元,同比增長626%,增速與1月份持平,延續復蘇勢頭。
值得關注的是,本年2月份上市險企的產險業務增速較快。3家上市險企2月份產險業務合計實現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56%,較1月份的-287%提拔1847個百分點。此中,太保產險2月份同比增長2435%,人保財險同比增長2271%,平安產險同比下降四支刀基礎教學145%。
1月份向來是壽險業務開四支刀入門技巧門紅的沖刺月,保費收入增速通常會遠高于其他月份,本年也不破例。數據顯示,2月份5家上市險企的壽險業務合計實現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42%,但較1月末853%的同比增速出現下滑。
上市險企的產險業務與壽險業務增速緣何出現分化表現?券商研究員及業內人士普遍以為,產險保費本年2月份增速較快,重要源于上年保費基數較低。壽險業務增速放緩,重要源于時間的特殊性,1月份向來是險企沖保費階段,2月份保費增速回落很正常。此外,上年2月份受疫情陰礙,新單期交保費增速下滑,也連累了本年2月份的續期保費收入。
一家壽險公司副總經理對《證券日報》表示,疫情對保險業的陰礙有一定連續性,保險業的回暖不像其他行業在疫情全面管理后就出現大幅反彈。由於當年的保費收入中有一大部門是續期保費,具有疊加效應。例如,上年某客戶投保一款五年期期交保險,這意味著,包含有本年在內的未來四年內,險企都將有保費收入,這也是頭部險企加大長期期交保費銷售力度的理由之一。
壽險業務回歸正軌產險業務強勁復蘇
五大A股上市險企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等3家險企的主營業務既有壽險業務,也有產險業務;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則主營壽險業務。總體來看,除中國人保之外,其余4家險企的壽險業務比重最大。
本年1月-2月份,5家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735%,較1月份的853%小幅下滑。2月份5家上市險企單月實現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42%。此中,新華保險同比增長684%,人保壽險同比增長673%,太保壽險同比增長606%,中國人壽同比增長174%,中國平安同比下滑087%。
就保費增速下滑一事,中國平安在上證e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壽險保費收入增速下滑,重要是續期保費下滑導致。一方面,公司比年來主動調換,2024年、2024年開門紅規模縮減;另一方面,此前出售的35年繳費期保單繳費完畢。產險保費下滑,重要是因車險費改實施以及信用保證險收費方式調換所致。
總體來看,上市險企本年前兩個月壽險總保費較1月份增速有所放緩,重要是受2024年2月份疫情陰礙下續期保費下降的連累,以及1月份重疾險新舊定義切換,導致需求會合開釋,疊加春節假期,造成新單增速放緩。
開源證券解析師卓越也以為,中國平安的保費收入增速遭受2024年1月份的低基數效應及續期保費同比減少所連累,固然壽險保費同比增速尚未轉正,但新業務保費收入延續開門紅優良態勢。
2月份產險業務連續復蘇。上年2月份,產險業務的低基數對沖了本年車險綜改的部門陰礙。3家上市險企本年2月份的產險業務合計實現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56%。此中,太保產險同比增長2435%,人保財險同比增長2271%,平安產險同比下滑145%。
行業復蘇+順周期保險股被外資掃貨
陪伴保險業連續復蘇,外資機構開始連續購買保險股。滬港通十大活潑成交股數據顯示,2月18日至3月12日之間的17個買賣日內,外資凈購熱門棋牌遊戲推薦買中國平安達396億元,位列A股凈購買額第二位,僅次于招商銀行。其他幾家險企因進入十大活潑成交股,因此無凈購線上棋牌遊戲下載買額數據。但滬深港通中心持股總結紀實顯示,春節長假后,外資對中國太保、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的持股量差別增加97%、48%、25%、10%。
上述接納采訪的險企副總經理表示,疫情對保險業的負面陰礙有連續性,但對保險業的發展也有促進作用。比如,疫情變更了消費者對保險的關注度,也變更了青年一代的投保習慣。后續,康健險等保險將連續遭受關注,線上投保也將功勞新的互聯網保險流量。總體來說,保險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仍值得看好。
多家券商機構以為,近期可以超配保險股,部署邏輯包含有:宏觀經濟連續向好、市場利率上行、通脹預期提拔、保險業加快復蘇等。
開源證券表示,2月份保費收入數據確定了保險業經營改良延續,新定義產品、康健服務升級有望進一步促進保險需求開釋,經濟復蘇、上年保費低基數效應、險企轉型等有望推動險企超預期增長,預測龍頭險企全年NBV(新業務價值)可實現同比10%至20%的增長。通脹預期提拔,利率上行則利好保險資產端。保險股資產端和欠債端均有順周期屬性,將驅動保險股估值修復。
光大證券也以為,疫情沖擊減弱疊加經濟復蘇,2024年險企業績將在低基數及順周期下反轉四支刀規則說明。保險股現階段為新周期出發點,行業具有長期反彈的邏輯及保費收入新增量。從金融結構頂層設計來看,保險納入住民資產部署的主要性連續不斷提拔,財富控制的高檔代理人轉型模式有望帶來新一輪價值提拔。從發展階段來看,我國保險業向三四線下沉市場發掘保費收入的深度和密度均有較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