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產業理財註冊托管中央2月26日發行的《中國銀產業理財市場年度匯報(2021年)》(簡稱《匯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到達29萬億元,同比增長1214;全年累計新發理資產品476萬只,募集資本12219萬億元,為投資者創建收益近1萬億元。
此中,固定收益類理資產品存續規模及占比呈上升趨勢。專家預測,后續理財公司仍會以固收類產物為主,同時逐步充沛權益類產物布局。
過渡期整改工作根本辦妥
《匯報》顯示,在資管新規確立的自動化、凈值化的監管導向下,銀行理財業務過渡期整改工運彩 賠率作根本辦妥,整體相符預期。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資產品玩運彩贏錢規模已由資管新規發行時的4萬億元壓降至零。同時,凈值型產物比例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底,凈值型理資產品余額2696萬億元,占比9297,較資管新規發行前提升2389萬億元。
《匯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存續銀行理資產品363萬只;持有理資產品的投資者數目到達8130萬個,創古史新高,同比增長9531,此中自己投資者仍佔領理財市場絕對主力,數目占比高達9923。
資管新規發行以來,理資產品已累計為投資者創建收益361萬億元,此中2021年累計為投資者創建收益近1萬億元。2021年各月度,理資產品加權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為397,最低為229,收益率波動相對平穩。
產物存續規模占比近六成
作為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的主要載體,理財公司近兩年來趕快成長,已成為理財市場主要機構類型。
《匯報》顯示,截至目前,已有29家理財公運彩達康合法嗎司獲批籌建,此中24家獲批開業。截至2021年底,理財公司產物存續規模占比近六成,且全體為凈值型產物。
值得留心的是,部門中小銀行正通過產物代銷繼續介入理財業務。《匯報》稱,中小銀行受限于財產控制與投研本事缺陷,理財業務成長面對更大的競爭包袱。截至2021年底,存續理資產品的機構數目較資管新規發行前減少了90家。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抉擇通過代銷業務繼續介入理財市場,充裕施展自身在客戶物質、販售渠道等方面的特別優勢,打造具備自身特點的理資產品超市。
目前,理資產品代銷業務尚未對互聯網代銷平臺、券商、基金公司開放。中信建投證券解析師楊榮表明,對于中小銀行而言,在監管未進一步鬆開代銷機構的場合下,應該抓緊政策窗口,提前布局賽道,快速安適市場。此外,中小銀行成長代銷業務具有區域優勢。中小銀行在場所陰礙力較大,客戶信賴度較高,有利于其創設不亂的代銷配合關系。
固收類產物仍是主流
《匯報》顯示,2021年全國共有319家銀行機構和21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資產品476萬只,累計募集資本12219萬億元。
從理資產品類型組織來看,固定收益類理資產品存續規模及占比呈上升趨勢。截至2021年底,固定收益類理資產品存續余額為2678萬億元,同比增長2280,占全體理資產品存續余額的9234;融合類理資產品存續余額為214萬億元,同比降落4613,占全體理資產品存續余額的738;權益類理資產品存續余額為809億元,同比增長10運彩分析程式9,占全體理資產品存續余額的028;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資產品規模較小,為18億元。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解析師王一峰預測,本年理財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固收+產物拓展力度,以此增加投資收益、加強產物競爭力。現階段固收+及融合類理資產品是理財公司漸進式開展權益投資的主要方式。預測中短期內理財公司仍會延續泛固收類產物為主的部署思路,逐步充沛權益類產物布局,漸進式增強權益投資。
轉自: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