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連續不斷掃貨加倉,掀起舉牌潮。截至現在,險資全年舉牌次數已達20次(以買賣日為基準),涉四支刀推薦及13只股票,創2024年以來險資舉牌次數新高。
舉牌次數創造高
2024年,險資在二級市場上動作頻頻,舉牌的險資包含有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泰康人壽、百年人壽、和平康健保險等,大多是龍頭險企。
從被舉牌公司來看,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舉牌成本是險資考慮的重點,H股上市公司頻遭舉牌可能與H股估值較低有關。同時,險資舉牌A股的方式,并非在二級市場購買,而是重要通過協議轉讓或定增方式,既可以減低購買成本,也能減少因舉牌而帶來的股價波動。華西證券解析師魏濤表示。
從行業種別來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和地產股照舊是險資的最愛,此中,四支刀教學險資本年有6次舉牌標的屬于金融業,包含有農業銀行(H股)、工商銀行(H股)、中國光大控股(多元金融)。
本年舉牌最積極的是國壽系(中國人壽和中國人壽集團),一共舉牌7次,緊隨其后的是太保人壽,共舉牌4次。
為何本年險資積極投資權益資產?
業內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非標資產收益率下降及信用風險增加的場合下,險企增加權益性資產部署比重成為有效對沖方式。
這也是應對新金融工具管帳準則調換的需要。魏濤四支刀規則精要以為,這一輪舉牌潮由IFRS9準則改變、政策率領、險資資產部署需求共同推動。保險公司傾向于在新準則實行前逐漸減低股價對利潤表的陰礙,同時選擇高分紅股票來增厚利潤,將持有股票的收益由買賣轉為股息收入。
更強調協同效應
與此前比擬,本年險資舉牌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國盛證券團隊以為,變化重要體目前三個方面:一是介入主體以上市險企、大型險企為主,中小險企少少介入,而2024年-2024年是以資產驅動欠債型保險公司的萬能險資金為主。二是以財務投資為動身點,被舉牌公司與舉牌險企之間的業務協同性更顯著,同時舉牌港股明顯增加。三是介入方式更多樣,不僅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舉牌,還有通過協議轉讓、大宗買賣、非公然發行等方式獲取上市公司股權。
講究協同性可以以萬達信息為例,從根本面來看,萬達信息應該不是險資的菜。數據顯示,萬達信息2024年歸母凈利潤賠本139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賠本245億元。
但中國人壽和和平康健本年卻先后舉牌萬達信息。注意到,中國人壽網站曾披露稱,中國人壽積極踐行康健中國戰略,以科技為主要支撐,連續不斷提拔保險保障和康健控制服務才幹,萬達信息在此方面具有專業優勢和實踐經驗。兩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市場資本、技術人才、專業創造及控制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在根基專業、數字化經營控制、醫保服務、康健控制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對于和平康健入股,萬達信息方面表示,新四支刀高手攻略進股東將新增資本導入和業務協同,合作空間巨大。和平康健與萬達信息可在康健控制、科技金融、聰明城市等眾多領域進行廣泛深入的業務協同。
增量資金入市可期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相關人士表示,促進保險公司發揮自身優勢,為資源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許可保線上棋牌遊戲論壇險資金投資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
多位險資人士對表示,政策暖風頻頻,跟著保費增加,2024年各險企預測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
華北地域一家中型險企投資總監以為,權益投資方面,2024年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預測會增添許多新行業、新方位,預測險資通過較大比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實現長期股權投資的案例會增多。此外,險資對定增的投入預測也會增加。
這意味著2024年A股增量資金可期。依據華西證券測算,假定2024年權益資金占險資的比例提拔3個百分點至162%,考慮保險資金可運用余額增長至236萬億元,2024年險資將為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約為8524億元。
東吳證券表示,樂觀、中性、沮喪三種前提下,差別假設2024年綜合持股比例為11%、105%、10%,則對應保險資金凈流入規模5697億元、3964億元、22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