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保險代理人元年千萬年薪或成往事900萬從業者重新洗牌_棋牌類型

  在來自外資、國企和民企三類保險公司的與會典型中,多數意見傾向以為發展獨立代理人是大勢所趨。

  新年伊始,900萬保險代理人突兀迎來重磅動靜。

  近日,銀保監會正式發表《關于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告訴》(下稱《告訴》),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下稱獨立代理人)進行了規范。

  《告訴》明確了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概念范圍,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是指與保險公司直接簽訂委托代理合同,直接依照代理銷售的保險費計提傭金,但不得發展保險營銷團隊;可以依照保險公司要求採用公司標識、字號,可以在社區、商圈、鄉鎮等地開設門店(工作室)。

  《告訴》將于1月1日生效,這意味著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終于破冰,同時,亦標志2024年將是獨立代理人元年。

  1月2日,蝸牛保險創始人兼CEO尚萌萌對時代周報表示,獨立代理人有別于傳統保險公司代理人模式,更大的意義在于促進保險行業的有效就業和長期信譽,提拔行業對于銷售人員的技術認知,去變更目前詬病已久的層級關系和不技術形象。因此,獨立代理人的確是中國保險行業推進產銷分解的一個里程碑。

  《告訴》明確了獨立代理人不隸屬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的本性特征。

  2024年12月31日,大家人壽廣東分公司相關擔當人對時代周報表示,獨立重要是指長處分配模式上沒有上層的剝削,破除金字塔組織結構,沒有上面的控制職級抽取銷售傭金,公司最大水平把銷售長處直接給到獨立代理人,大大提拔對代理人的激勵作用。

  代理人渠道一直占行業保費收入半壁江山。由此,涉及數萬億元保費收入和數百萬代理人切實長處的新政,各當事方如何看待和配合是2024年政策落地的關鍵。

  太保廣東某地級市業務擔當人近日對時代周報表示,現在公司內部尚未提到落實這一政策,還新編輯了2024年新的代理人根本法,優化現有代理人制度。發展獨立代理人需要一段時間落地,數十年的制度慣性無法一夜扭轉。獨立代理人可能會成為現有代理人制度的增補,兩者在相當一個期間長期并存。

  獨立代理人的獨與不獨

  從銀保監會的信息和動作來看,監管正在下一盤大棋。

  來自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的動靜顯示,《保險代理人監管制定》新規近期已正式印發,并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而獨立代理人實在只是廣義的保險代理人的此中關鍵一環。

  截至現在,全國共有保險技術代理法人機構177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網點22萬個,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保險中介機構從業人員300萬人。

  2024年12月30日午后,作為友邦保險廣東資深總監的李平(假名),告急組織了一個小型同業午餐會,商量的要點話題便是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新政。

  午餐會上,建信人壽某區域總監對時代周報表示,現有代理人體制有合乎邏輯性,可是也導致團隊長普遍存在吃下屬差額的疑問,比如下層通過虛假增員來吃總公司的人頭費,通過拉新來變相新增保單,許多代理人待滿三個月考核期,把戚屬朋友保單拉過來就被剔除,導致有些公司留存率極度低。

  另一位匿名的壽險公司業務擔當人透露,現有的代理人機制雷同直銷模式,勉勵團隊增員發展下級。不少年薪超百萬的區域總監或者大區總監,大半的收入實在直接或者間接來自下屬的功勞。

  在來自外資、國企和民企三類保險公司的與會典型中,多數意見傾向以為發展獨立代理人是大勢所趨。

  然而,與會的典型當中,更多人掛心的是公司如何把現有數百萬代理人快速轉變地位,用新的機制來行運;其次,獨立代理人失去大團隊的控制和支援之后,可否真的獨立起來?

  在從業行為規范方面,《告訴》則在《保險代理人監管制定》根基上,進一步提出了經有資質的保險公司授權,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保險產品銷售、幫助保險勘查和理賠、代辦其他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銷售通過審批的非保險金融產品,以及可禮聘3人以內輔導人員幫助出單、售后服務等輔導性工作的要求。

  顯然,獨立代理人有了獨的尚方寶劍,可是,前述大家人壽人士以為,獨立不意味著完全不需要訓練,不需要服務和支援,所以現在的獨立代理人還必要是專屬某一家保險公司的代理人。

  從《告訴》來看,獨立代理人只能代理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本性獨而不立。

  尚萌萌以為,代理人、獨立代理人和經紀人分工差異,代理人是保險公司性能的延伸,典型所在保險公司,而經紀人是站在客戶的角度收取客戶經紀咨詢費用,為客戶挑熱門棋牌遊戲推薦選產品,兩者腳色定位差異。

  現在,對于獨立代理人的真正定義,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央研究員朱俊生以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差異于國際保險市場獨立代理人通行的模式,也差異于技術中介可一代多的模式,仍然屬于專屬代理人模式。

  朱俊生以為,獨立代理人的獨立重要體現為與傳統發展銷售團隊的模式差異,不得發展保險銷售團隊,是一種新型保險銷售組織。

  獨立代理人動了誰的奶酪?

  每次政策大轉變,都是利弊相伴。多位保險從業人士均提到,監管推動獨立代理人發展的背后,實際上是現有代理人模式的難認為繼。

  數據顯示,2024年,以平安為典型的大型壽險公司代理人規模負增長,也成為比年來代理人規模首度出現拐點。

  具體而言,平安壽險代理人為120萬人,同比下降91%;太保壽險為79萬人,同比下降67%;太平人壽個人代理數量386萬人,同比減少127萬人,下降2四支刀新手教學48%。

  作為保險收入占比過份50%的代理人渠道出現明顯衰弱趨勢,代理人數目增速從兩位數增長到個位數,再到2024年的負增長,背后理由復雜。

  太保廣東某地級市業務擔當人以為,一方面人口紅利減少,保險代理人最好的時代已途經去; 另一方面,保險市場規范和保險公司的提質增效,客觀上減低了對代理人的依賴,同時前20年發展固化的代理人層級制度,對保險公司運營成本帶四支刀規則學習來一定壓力。

  在金字塔式的直銷體制下,保險代理人收入差距超乎外界想象。

  前述友邦保險李平介紹,現在不少壽險公司任職15年以上的總監,下級代理人100―300人不等,年收入普遍達數百萬元以上,部門年薪數萬萬元,成為公司魂魄人物,陰礙力不亞于公司行政擔當人。可是,一旦履行獨立代理人,萬萬元年薪的場合可能不再出現棋牌遊戲攻略大全

  從2024年中國MDRT(百萬圓桌會議)會員人數來看,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等5家上市險企共有8955人入圍,入圍硬性前提是銷售保險和理財產品產生的年度總收入至少到達3493萬元。

  這同時也意味著,五大險企約458萬壽險代理人中,只有約02%的人年收入到達35萬元。

  據《2024中國保險中介市場生態白皮書》,約四支刀常見規則有747%的保險代理人月收入在10000元及以下。

  此前,中國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介紹,2024年,100多萬平安的代理人月均收入6309元,同比略有增長,代理人人均每月銷售138份保單。

  前述建信人壽人士表示,假如獨立代理人得以推廣,終極受益的是保險公司和消費者。本來的各公司動輒數十人的業務總監,今后只能單干,下級提成為零,收入減半,出走自立門戶是大約率事件。

  另一方面,平凡代理人固然直接提成提高,但假如保險公司的訓練和業務傳授沒有跟上,對其展業亦有陰礙,開不了單,提成高也可能沒有用。( 梁聲 夏子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