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衛局發表銀保監消保發〔2024〕1號通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人保財險)因合同如約保證保險存在三大疑問,侵害了消費者權益而被點名通報。
這在一定水平上折射出,過去一段時間,保險行業在信保業務上的一抹亂象。
承保后未及時簽發保險單
對于人保財險被通報的理由,可以概括為存在承保后未及時簽發保險單、未嚴格執行經銀保監會存案的保險費率、採用已廢止的保險條款等疑問。
事情的起源是2024年3月,人保財險總公司授權其廣東省分公司與某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約定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為該集團旗下平臺的貸款業務提供合同如約保證保險保障,投保人為該集團旗下平臺借款人,被保險人為資金出借人,保險金額為借貸本金與利息之和。
截至2024年12月底兩方終止業務合作,人保財險累計承保合同如約保證保險、個人借貸保證保險及個人借貸保證保險(長年期)保單700余萬筆。
從人保財險存在的疑問看,在與該集團業務合作中,人保財險業務系統的性能建置為:投保人建議引發(查詢、下載等)動作,系統中才能生成相應正式的電子保單,即電子保單不引發、不生成。人保財險在承保后,未及時向投保人簽發保險單或別的保險憑證,也未向投保人發送投保勝利短信。
人保財險在承保合同如約棋牌遊戲平台排行保證保險、個人借貸保證保險及個人借貸保證保險(長年期)中,未對任何單一保單的保險費率進行核定,直接采用該集團對單一客戶進行不同定價后推送給人保財險的保險費率數據進行收費、承保。人保財險未依照向銀保監會存案的保險費率測算單一保單的保險費率,未嚴格執行經銀保監會存案的保險費率。
2024年3月,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與該集團簽訂的協議中約定適用條款為《合同如約保證保險條款》,該條款于2024年12月存案通過。2024年1月,人保財險《借款合同如約保證保險條款》存案通過,原《合同如約保證保險條款》同時廢止。可是,2024年2月后,人保財險承保的借款合同如約保證保險業務,投保單保險單所附條款仍為《合同如約保證保險條款》,涉及保單150余萬筆,保費收入近4億元。
過去一段時間,人保財險曾飽受信保業務的困擾。2024年,人保財險信用保證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1575億元,承保利潤185億元,綜合成本率969%;2024年,信用保證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2763億元,承保賠本2884億元,綜合成本率1217%。
為此,人保財險嚴控融資類信保業務風險。我們著力推進融資類信保業務清理整頓,逐漸出清存量風險。融資類信保業務的風險敞口明顯下降,6月末風險敞口較2024年終下降約22%,此類業務風險根本可控。玖富項目比擬最高峰風險敞口已出清約86%。2024年8線上棋牌遊戲下載月,在中期業績發表會上,人四支刀常見規則保財險總裁謝一群如是說。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研報預測,人保財險信保業務的負面陰礙已充分曝光,后續跟著存量風險的處置以及增量業務的質量把控,信保業務的承保盈利才幹將逐步覆原。
會合在融資性信保業務和網貸平臺
事實上,在信保業務上栽跟頭的遠不止人保財險一家。2024年頭,中華財險上海分公司也因相關業務被銀保監會通報,稱其在承保網絡貸款信息中介機構信用借貸保證保險業務中,未在接收消費者理賠申請后示知消費者理賠適合全家玩的棋牌遊戲程序和所需材料,也未在合同約定時間內作出是否補償的核定;不符合互聯網金融相關制定的網絡貸款信息中介機構開展信用借貸保證保險業務;未依照制定採用經批準或者存案的保險條款。
更遠一些,浙商財險、長安責任保險都曾中槍,好不容易才緩了過來。據了解,許多出現疑問的業務都會合于融資性信保業務和網貸平臺項目。
這類業務與經濟周期、經濟環境變化相關性強。比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社會信用風險整體上行,疊加網貸政策收緊、疫情沖擊等疑問,融資性信保業務遭受沖擊,但相關經營主體不計后果盲目擴張、風險控制才幹不足、關鍵環節管控不力、風險合規意識稀薄等。
2024年以來,銀保監會一再警示相關業務,逐漸完善制度政策,包含有《信用老少皆宜的棋牌遊戲推薦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設法》《監管提示函》《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控制操縱指引》《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后控制操縱指引》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表的《責任保險業務監管設法》明確,責任保險應當承保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妨害依法應負的補償責任,不得承保居心行為、罰金罰款、如約信用風險、確認損失、投機風險等風險或損失,厘清責任保險與財產損失保險、保證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險種的關系,合乎邏輯確認承保險種。
銀保監會相關擔當人表示,《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設法》制定的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是指以如約信用風險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制定不得承保如約信用風險,避免以責任保險名義承保風險較大的信用保證保險,特別是融資性保證保險業務,有利于防范化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