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八大保費收入地域的罰單中,虛列費用、保險銷售人員檔案不真實、誘騙投保人等場合居多。
虛假增員、虛增保費、虛列費用套取資金……跟著中國人壽嫩江支公司員工如何在棋牌遊戲中勝出實名舉報領導大批造假并登上微博熱搜,壽險行業下層持久存在的一些亂象被曝光在民眾眼前。
證券時棋牌遊戲社群報在保險公司保費造假疑問的查訪中發明,在業績指標至上的公司,下層虛構保費方式樣式翻新。此中,本年以來前八大保費收入地域銀保監局公布的罰單中,壽險公司被罰理由以虛列費用、保險銷售人員檔案不真實(含虛假增員)、誘騙投保人等居多。
暗中替客戶
貸舊單投新保
已經退休的張麗(假名)是一家保險公司的長年老客戶,全家在該險企買了多份保單。上年6月,兩名自稱該保險公司售后人員來到家里,示知她公司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為客戶提供額外補貼,可是需要通過APP來操縱。由于不清楚流程,加上長年來與保險公司方面溝通優良,張麗不疑有他,便將手機交由對方取代自己操縱。
此后幾天,張麗偶爾查詢保單時,才發明原保險被借貸又買了一份保險,每年保費10萬元,繳費時期10年,且保單借貸已經產生了保單利息。
一聽就把我嚇到了。我們要買保險會直接買,怎麼會借貸買這麼大額的保單呢?張麗極度著急,趕緊聯系該保險公司對保單進行退保,由于該保單尚在遲疑期內,退保終極對照順利地完工。
劉云(假名)也有雷同遇到,但退保頗費了一番周折。上年8月中旬,劉云偶爾查詢自己保單,才知道又被投保了一份終身保險,每年保費17萬余元,繳費時期30年。她絞盡腦汁,想起此前有業務員上門來幫忙在APP上操縱免費贈予了一份保險。劉云趕緊撥打該保險公司投訴電話,又專門到該公司網點要求辦理此事,途經半個多月的交涉,對方才終于批准劉云的退保要求。
我10長年前就在這個公司買過保險,哪想到會有這種事情?為什麼要誘騙我呢?劉云百思不得其解。
以贈予保險、保單升級名義,在客戶無知情的場合下將客戶原保單進行保單借貸,然后再投保新保單,這種明著幫客戶操縱APP,暗里貸舊單投新保,實在是保費四支刀介紹業績壓力下下層亂象的表現之一。
當然,暗箱操縱給客戶投保保單,是對照激進的保險公司出現的亂象,在保險業并不普遍。與此比擬,更慣例的操縱是代理人的自保件,個別險企分支還有員工自購要求。
三假是處罰重災區
除了上述這些保單層面的投保以外,保險業還存在一些相對多見的走形動作,除了誘騙投保人外,還包含有虛假增員、虛列費用等,這都是為了保費和增員目標達成,以便套取保險公司對應的費用和獎勵資金。這些虛假操縱背后,保單是否基于真實需求而簽發、新增的業務員是否確有其人,都要打個問號。這些也是監管整治的重點違規領域。
據證券時報統計本年以來前八大保費收入地域銀保監局公布的罰單,壽險公司被罰理由以虛列費用、保險銷售人員檔案不真實(含虛假增員)、誘騙投保人等居多。
例如,某壽險公司德州市禹城支公司存在誘騙投保人的違法行為,被罰款10萬元。經查,2024年4月23日,其代理人楊某美在向某消費者推銷保險產品時夸大收益,稱10存20年翻番,但保單收益是不確認的。
虛列費用也是一個常見違規。某壽險公司德州中央支公司因存在編輯、提供虛假報表的違法行為,被罰款16萬元,同時一位責任人被警告并罰款1萬元。監管查實,其通過該方式虛列訓練費、宣傳費等共計192674元,用于銷售關系維護,相關財務對應好玩的棋牌遊戲推薦事項未實際發作。
另一壽險公司德州中支2024年12月以禹城支公司持續舉辦3次團康活動為由,累計報銷費用8800元。經查訪,以上3場活動的現場活動照片相同、簽到表代簽,實際并未開展,實質是虛列招待費套取費用。
涉及銷售人員虛假方面,一家壽險公司德州中央支公司被查出存在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控制檔案不真實疑問。2024年1月-2024年6月,其累計增員20人,但此中17名代理人檔案中存在結業證書不真實場合。這家公司還存在編輯虛假報表疑問,綜合涉案金額較小等因素,銀保監會德州監管分局對該公司處以警告并罰款105萬元。
一份對銀保監系統2024年罰單的解析顯示,對保險業金融機構被處罰的重要事由為: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長處;虛列費用、虛構費用套取資金;編輯虛假的教導、報表、文件或者資料;財務數據不真實;誘騙投保人等。
這些行業頑疾屢禁不止,重要和壽險績效考核體系以及粗放的控制模式有關。一方面,過去兩年來,代理人數目下降以及新單負增長壓力下,壽險公司對于增員和增收的需求加倍急迫,保費指標、增員指標、繼續率等KPI層層下壓;另一方面,為了推動業績提拔,壽險公司投入了大批資本在增員、增收上。壓力和誘惑之下,假如沒有長效機制并配以規范的內部治理和嚴格的合規文化,很容易使銷售前端行為走形,從而出現違規疑問。
實在還是與保險公司的控制方式有關。追求利潤和價值成長的公司,會想各種設法壓制這種行為。一位資深保險業人士表示,以前還有跳蚤團隊,投一波保單拿到傭金就跳槽,后來保險公司完善激勵機制,通過長效激勵遏制短期行為,這種疑問也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