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市場的大發展,必定推動基金行業的大發展。基金種類、規模將實現歷史的跨越,中國基金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1998年3月,20億南邊開元基金和20億國泰金泰基金同時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真正意義的投資基金正式成立。20長年后,截至2024年9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1780萬億,成為中國資源市場最主要的一支機構氣力。
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是中國資源市場30年景就的主要體現,也是解讀資源市場趨勢的主要線索。
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對話香山財富論壇理事長、鵬揚基金董事長范勇宏,亦期待從中國基金行業發展脈絡,透視資源市場變遷。
間隔上一次本報訪談范勇宏已近10年,其間無論是宏觀經濟形勢、資源市場根基制度乃至資產控制機構發展業態都已發作深刻變遷。
范勇宏在業內一直有行業教父佳譽,且一直活潑在中國基金業的第一線。
范勇宏在中國基金發展的初期就介入基金試點工作,親自履歷和見證了基金的發展歷史。其于1998年創辦華夏基金,如今擔任鵬揚基金董事長。前者在范勇宏任內,被一手塑造成內地控制規模最大的基金控制公司,培育出王亞偉、江暉、孫建冬、胡建平、楊愛斌、張益馳等一批明星基金經理。
科學的根基制度最主要
《21世紀》:從業20長年,你如何結算和評價公募行業的發展?
范勇宏:1998年3月,20億南邊開元基金和20億國泰金泰基金同時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真正意義的投資基金正式成立。
20長年來,陪伴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住民財富急劇增加以及資源市場快速發展,公募基金行業得到了康健發展。基金規模實現了從1998年頭期的40億到2024年9月底的1780萬億的大跨越。基金產品連續不斷創造,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已經成為社會公共實現財富長期保值增值的主要方式;投資者對基金的熟悉也從陌生、半信半疑到認可甚至搶購。
上市公司對基金的立場也發作了巨大變化,從1998、1999年防火防盜防基金的非常排擠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向基金宣傳推薦自己,并以基金能成為公司股東為榮。基金經理投資才幹連續不斷提高,長期投資業績明顯改良。
從1998年3月27日上證綜指1223點開始,到如今20長年來股市暴漲暴跌,又歷經2024年大熊市和2024年股市大幅調換,上證綜指僅增長了2倍。其間,一大量優秀基金經理以高達幾倍甚至十多倍的業績增長大幅度戰勝市場,為投資者創新了長期的優良回報。
20長年來,基金通過匯集遠大中小投資者的閑散資金,形成規模巨大的基金,投資于那些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大力支援科技創造,服務實體經濟,促進了經濟轉型和資源市場的康健發展。
20長年的成果是巨大的,也是當年革新者所沒有想到的。
我記得1997年,社會民眾對基金這個舶來品很陌生,縱然技術人員也是一知半解,許多人誤以為基金便是基金會。
基金作為西方資源主義市場經濟、信用制度高度發達的產物,在美國等發達資源主義國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贏得了巨大的勝利。但在信用制度不健全的場合下,一個沒有抵押、沒有擔保、不保本老虎機app賺錢又不保息的基金產品,人們相信嗎?在新興的中國證券市場上能發展起來嗎?在那時,許多人是有問題的。
1997年11月國務院《證券投資基金控制暫行設法》出臺之際,正值亞洲金融危機肆虐,亞洲股市哀鴻遍野,中國股市也是萎靡不振。公募基金便是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歷史前提下開啟了它的艱難試探之路,并在中國一步步發展起來。
20長年實踐證明,基金投資者不僅接納了這個舶來品,而且發展得越來越成熟,對基金收益和投資風險也完全接納了。20長年來,在金融行業存在著剛性兌付的場合下,公募基金沒有剛性兌付,也沒有一家基金控制公司因經營不善而被接手或破產倒閉,這在中國金融發展史上是很少見的。
ETF是基金發展史的重大創造
《21世紀》:在中國資源市場發展的三十年里,尤其是你在公募基金行業從業的二十長年時間里,有哪個事件印象最深刻?
范勇宏:不得不提的是,ETF這一對基金業有革命性陰礙的基金產品。
到2024年9月底,市場上的ETF數目328只,資產凈值規模7232億元,成為基金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之一。 對于今日的投資者來說,ETF已經人人皆知,無人不曉了。然而,16年前推出第一只ETF卻面對著重重難題和巨大挑戰。
基金發展初期,人們對于ETF這樣復雜的金融產品知之甚少,更不用說設立了。
我最早接觸ETF,大概是2024年春天,在波士頓,我訪問美國道富銀行。在吸取切磋的過程中,對方位我們介紹了ETF產品。說實話,那時翻譯也不明了,我也根本上沒有聽懂。到了晚上,我請了幾個華人基金經理吃飯,由于沒有語言障礙,切磋得很好。此中一位基金經理說,ETF可能是個好東西。這是我第一次接觸ETF,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4年,上交所組織開闢ETF產品。我們積極投入了ETF開闢工作。盡管對ETF有了一些研究,但對于具體的產品運營控制心里還是沒有底。于是,我們就想請境外顧問。
最初美國道富銀行不愿意做顧問。兩方談了許多次,也沒有談成。后來,我對道富銀行亞洲投資總監說,這個產品中國遲早也會開闢出來,沒有你們的支援,可能會推遲3年;假如我們合作開闢,就能夠趕早出來,你們還能得到可觀的控制費分成。他想了想,最后還是批准合作了。2024年1月,途經專家評審委員會的不記名投票,我們的團隊被選定為首只ETF投資控制人。
《21世紀》:在ETF產品開闢過程中,履歷了哪些難題,你在此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腳色?
范勇宏:ETF產品開闢復雜,技術性強,面對諸多法律制度和障礙。
作為一種創造產品,在研發過程中遭遇的各種疑問達數百個,多次反復商量并達成一致的有55個,涉及產品設立、申購贖回、成分股買賣和套利等各個方面。
ETF產品的設立也沒有法律根據。ETF作為一種特殊類型基金,《證券法》、《基金法》沒有明確制定。直到上證ETF的發行和行運細節幾近完善時,最后,途經國務院特批的方式才得以辦理。根據國務院意見,證監會2024年6月正式批復上交所推出ETF。
2024年4月,上交所在南京召開產品論證會,時任證監會主席助理桂敏杰親身加入會議。這是一次決意上證50ETF產品方案的關鍵性會議,我們對ETF產品定位、產品特性、投資組合控制、管帳與估值等疑問提出了全面的辦理方案,得到證監會和上交所領導的高度認可。7月,上交所正式確認我們為首只ETF產品的基金控制人。
完工了產品設計環節,如何保證發行勝利至關主要。再好的產品,發行不出去 ,也是不勝利的。在上交所的大力支援下,我們在借鑒其他國家勝利經驗的根基上,結合中國資源市場特點,開創了股票+現金的認購模式;投資者可以用現金認購,也可以用上證50指數成分股進行網下認購。
2024年11月29日,上證50ETF正式發行。盡管做了大批宣傳工作,但發行仍極為難題。上交所領導親身出馬,我陪朱從玖總經理訪問社保基金、中國人壽等機構投資者,但願他們大力支援。發行最后一天,我在上海從7點半的早餐時間開始一一拜會券商,共訪問了國泰君安、光大等8家券商董事長或總經理,但願他們兌現協議,完工任務。
途經大家的艱辛努力,發行結局好于預期。12月31日,上證50ETF公告正式行運,募集資金(含股票市值)5435億元,遠超同期開放式基金平均10多億元的募集額。
2024年2月23日,上證50ETF在上交所掛牌買賣。上證50ETF的推出,有利于直接將機構資金引向藍籌企業,對推動中國股票市場的康健發展具有主要意義。
《21世紀》:如何評價這兩年來ETF的大發展?
范勇宏:ETF基于革命性創造和高效資產部署等特性,獲得《亞洲資產控制》2024年度中國最佳產品創造獎,之后多次摘得國際大獎。
作為中國基金發展史上的重大創造,ETF的問世對基金業的陰礙是革命性的。跟著股票市場的規模連續不斷擴大,ETF的種類會越來越多,ETF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ETF成為中國基金大家屬中的主要成員;ETF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的數目也會越來越多,ETF將成為投資者不可或缺的資產部署工具。
ETF能發展成為今日的數目和規模,這是那時沒有想象到的。通過介入研發上證50ETF,我們深刻體會到,創造是資源市場發展的動力。創造是有風險的,也是極度艱難的。比擬于專業創造,制度創造更難,創造需要負責。在創造過程中,積極吸收、吸取成熟市場的經驗,往往能事半功倍。
買方機構要從狂熱中維持清醒
本年以來,公募基金發行火熱,爆款頻出。范勇宏也提到了當年一段驚心動魄的投資履歷。
2024至2024年的大牛市。彼時上證綜指從1100點鄰近一路高歌猛進,2024年10月16日觸摸到612404點,漲幅過份5倍,造就了無數投資神話。成千上萬的投老虎機免費遊戲規則資者卷入此中,掀起追逐財富的狂潮。
《21世紀》:這一輪大牛市中,你作為公募基金公司的控制者,有哪些感慨?牛市之后即是快速回調,那時是如何應對的?
范勇宏:從2024年7月下旬開始,A股勢如破竹,上證綜指持續突破4000點、5000點、6000點大關。我們覺得市場估值太高,根本面已經跟不上股價的步伐了。9月份市場平均市盈率高達6964倍。
當牛前進飛奔時,許多人覺得還有牛市下半場,還能漲到萬點。最具典型性的便是牛市下半場理論,便是牛市剛剛進行到一半,目前的調換只是牛市的中場安息。上證綜指突破6000點后,他們以為一萬點不是夢。
股票基金凈值節節拔高,賺錢效應連續不斷放大。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火急地涌入基金,懇切高漲,甚至近乎于發狂,紛飛列隊搶購基金,有的甚至凌晨在銀行門口排起了長隊。這一奇觀在各大銀行網點輪番上演。為辦理列隊之憂,限量申購、一日售罄、比例配售,這些策劃經濟時代的字眼一夜間又返來了。
輿論一片樂觀,投資者越來越狂熱,大批資金連續不斷涌入,驅動市場上漲的不再是根本面而是流動性和情緒。股票代價連續不斷飆升,市場估值越來越高,投資難度越來越大。在這種場合下,關閉基金申購?閉門謝客好像和自己過不去。強制減倉?牛市中很難預計頂在何處。
2024年10月8日起,我們持續召開暫時告急會議商量市場形勢。跟著股指快速突破5500點,資金面隨時可能發作逆轉。由于估值過高,上市公司三季報的業績很難支撐當前的股票代價。一旦市場回調,極有可能演變成大幅調換,下跌將極度迅猛,投老虎機攻略技巧資者將承擔巨大損失。
為了保衛基金持有人長處,我們決意自2024年10月9日起暫停一批基金申購業務。
2024年10月15日,中國證監會主辦的中法基金論壇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旅店舉行,基金公司總經理及有關資源市場方面的重要擔當人都加入了會議。在論壇上,許多典型喜氣洋洋,都對未來很樂觀,都預計股市還能漲,唯一差異的是漲幾多無知道。
當天中午,我暫時趕回公司。下午1點,我組織召開暫時投資決策委員會會議商量大幅減倉疑問。
途經劇烈商量,會議以為,股市泡沫嚴重,估值明顯不合乎邏輯;短期市場固然仍有可能繼續上漲,但高倉位持有股票風險很大。此外,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通脹壓力過大,宏觀調控壓力較大。為了保衛投資者長處,投資決策委員會做出強制性團體減倉的決意,要求所有主動型股票基金最高倉位不得過份78%,防範股票市場系統性下跌的風險。
《21世紀》:決策阻力大嗎?
范勇宏:有基金經理提出,統一強制性減低倉位,假如市場連續不斷上漲基金排名落后,基金經理的業績如何考核?這確切是個極度棘手的疑問。我發起,當年基金經理業績只考核到10月15日的排名,之后到年底的業績排名不再考核。這樣就消除了基金經理的顧慮。同時決意截止新基金發行、關閉老基金申購。10月15日,上證綜指突破6000點大關。
當天下午,公司控制的所有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的股票類投資組合開始減低倉位。投委會要求基金經理強行減倉,并在之后對一些因各種借口延緩減倉的基金經理提出了批駁,表明白投委會減倉的決心。同時,再度公告,自10月15日起暫停關閉全部股票基金申購業務。
2024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沖高612404點。
誰也不曾想過這竟是歷史性的最高點。隨后,股指一路連續下跌至2024年10月28日的166493點,跌幅高達7286%,投資者賠本慘重。實在,那時我們并無知道股指會在10月16日見頂,只是以為股市泡沫太嚴重了,重要是命運吧。
我們控制的基金均贏得了良好的投資業績。2024年全部主動型股票基金收益前10名中,我們的基金占3席,此中一只基金收益率到達200%多,特別是幾只200億左右的特大型基金,也贏得了極度好的成果。那些相信上證萬點論的基金經理并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優良的收益,特別到了2024年,上證綜指下跌65%,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5158%,有的基金下跌過份70%。
泡沫幻滅,投資者損失慘重,教訓深刻。
《21世紀》:如何懂得基金規模與業績之間的矛盾?履歷了這一次市場調換,你有哪些感慨?
范勇宏:基金規模快速擴大對原有投資控制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基金規模從幾百億元趕快增長到3000億元,基金經理及投資團隊如何安適大規模基金控制模式?是否還有投資才幹控制這麼大的主動資金?對于一個主動股票基金經理而言,控制50億,甚至100億基金也許可以,控制300億以上的基金,其投資才幹能勝任嗎?能掙脫大而平庸的魔咒嗎?這些疑問值得基金經理思索。
會合關閉基金,在基金行業歷史上還從沒有過。基金控制人強制關閉基金損失了規模,但卻保衛了投資者的長處。保衛投資者長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在巨大的長處眼前,保衛投資者的長處就更難了。做大規模是基金的商務模式,也是公募基金潛條例,面臨基金極度好銷售而又極度不好投資甚至是注定讓投資者賠本的場合下,要基金規模還是要投資業績?保衛股東長處還是保衛投資者長處?值得基金控制人思索。
巴菲特說過:在別人恐驚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驚。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做出強制性團體減倉的決意是很難題的,不老虎機增加勝率僅要說服基金經理從內心認同,避免投資被干預的嫌疑,還要蒙受旗下所有基金業績排名下降、基金大規模贖回的風險。2024年股市真的到了萬點,誰又能蒙受這種責任和壓力呢?
巨大的風險不在人人恐驚時,而在人人都覺得沒有風險時。股市避免不了泡沫,但嚴重的泡沫是不可連續的,老是要幻滅的,無論是2024、2024年大牛市大熊市,還是2024年極端行情。長期投資不是永遠投資。在股市泡沫嚴重的場合下,如何處理好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的關系?也是值得每一位機構投資者當真思索的。
未來將是基金的時代
《21世紀》:對未來中國基金業和中國整個財富控制市場的發展方位有什麼愿景?
范勇宏:在中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時刻,科技創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珍視,科學的春天到來了。科技創造和自主替代,需要強盛的資源市場融資助力。
在中國資源市場創建30年之際,中國資源市場面對著巨大的歷史發展機緣。一是中心前所未有地高度珍視:資源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增強資源市場樞紐性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
二是從股票供應看,跟著注冊制的全面實施,大批的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公司、新經濟公司上市,為資源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為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三是理財需求,房地產投資時代的解散,保本保息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打破,財富控制需求巨大。基金作為連結積蓄與投資的紐帶,在積蓄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公募基金將發揮獨特的主要作用。
四是從環球看,在環球經濟增長乏力、環球低利率或者零利率環境下,中國GDP不亂增長,并且始終維持正利率,國際投資者在中國還有很大的部署空間。
五是資源市場根基制度建設正走在前所未有的正確大路上,以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構建資源市場發展良性生態,資源市場根基建設會加倍穩固。
跟著資源市場法制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的加速,中國資源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從長周期看,看好中國資源市場的長期走勢。短期看,要處理好全面注冊制帶來的股票供應過大與中長期資金來歷不足的疑問,需要充分考慮股票二級市場的承受力,避免股市大起大落。要超慣例地發展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拓寬各類中長期資金來歷,為全面注冊制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資源市場的大發展,必定推動基金行業的大發展。基金種類、規模將實現歷史的跨越,中國基金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再過20年,經濟大國的中國一定會成為基金的大國,中國的黑巖基金(貝萊德)、先鋒基金將會出現,一批投資巨匠甚至世界投資巨匠也將會脫穎而出。這是中國基金發展的時代!
《21世紀》:如今,互聯網在基金行業扮演的腳色越來越主要,你如何看待?
范勇宏:當前,數字經濟發展波瀾壯闊,勢不可擋。百年一遇的疫情又加速了數字經濟大發展的步伐。數字經濟的網絡效應、規模效應使得數字平臺的規模連續不斷擴大,范圍連續不斷延伸。數字經濟的發展,使服務在線化、平臺化、及時化。
令人欣喜地看到,疫情之下,越來越多基金公司開始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大營銷力度,而且接收了很好的成效。
長遠看,互聯網渠道對于公募基金未來銷售的主要性日益提拔,一是新冠肺炎疫情推動基金公司互聯網轉型提速;二是投顧服務將變更傳統的線下基金銷售生態;三是互聯網銷售平臺成為投資者首選。互聯網不僅提供了加倍便捷高效的服務方式,客戶消費習慣也在逐漸發作重大變化。
基金控制公司的一大優勢便是有大批的長期的客戶數據,但在客戶互動方面的應用和服務還極度落后。
以智能投顧為例,通過算法和產品來完工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客戶無需掌握太多金融市場知識就可以採用。智能投顧依托大數據的算計系統,通過機械吸取與用戶友好界面相結合,提供可以和技術投資控制專家一樣的投資顧問服務,從而實現從理財超市到量身定做。
智能投顧具有私家定制、惠及平凡投資者、戰勝人性、成本大大減低的明顯優勢,特別是智能投顧妥善地辦理了長處一致性疑問。傳統的銷售渠道依據客戶的申購、贖回及頻繁的買賣來獲取申購費、贖回費及買賣傭金,與客戶之間存在潛在的長處沖突,從而發起客戶頻繁買賣,導致投資者贖舊買新現象日益突出。
事實證明,頻繁的買賣是造成投資者損失的一個主要理由。智能投顧不以收取傭金為目的,不以頻繁的買賣為目的,與客戶長處是一致的。智能投顧將會變更投資者過往買入單一基金品種的投資習慣,讓投資者享遭受了資產部署的魅力,而互聯網平臺建置的一鍵下單等快捷性能,更是讓基金投資者體驗到了極大的投資便利。
可以預見,無論是基金銷售、智能投顧,還是智能風控、運營、投研控制等方面,數字化浪潮將對公募基金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基金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