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險企被罰超4000萬元銀行允許駐點銷售、朋友圈虛假宣傳上黑榜_合法的棋牌遊戲平台

  本年三季度,銀保監會對四支刀遊戲保險業違法違規現象依然維持高壓態勢。據《證券日報》不完全統計,三季度,銀保監會系統針對保險業的罰單數目達324張,罰款總額達4138萬元。除了財險公司虛列費用、編輯虛假文件等老生常談的疑經典棋牌遊戲推薦問,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人身險公司被處罰的現象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3家銀行網點違規許可保險公司人員駐點銷售保險產品被罰,同時,又有保險公司因工作人員在朋友圈進行虛假宣傳而收罰單。

  三家銀行分支機構被罰

  早已被不准的違規現象現在仍然沒有得到杜絕。近期,保險監管部分對部門銀行分支機構違規許可保險公司人員駐點銷售保險產品的舉動開出罰單。

  具體來看,由于違規許可保險公司人員駐點銷售保險產品,某國有大行呼和浩特錫林南路電力支行以及該行呼和浩特金橋開闢區支行差別被內蒙古銀保監局罰款30萬元,某國有大行呼和浩特明澤支行被罰款25萬元。

  以前保險公司人員在銀行網點駐點銷售保險產品,存單變保單、遭遇疑問銀行和保險公司互相推諉等,進而觸發投資者與銀行、險企的糾紛。對此,早在2024年,原保監會就發表相關政策,要求商務銀行不得許可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

  2024年8月份,銀保監會發表的《商務銀行代理保險業務控制設法》再次明確制定:商務銀行不得許可保險公司人員等非商務銀行從業人員在商務銀行營業地方從事保險銷售相關活動。

  為何時至今天,仍有銀行網點有保險公司人員駐點銷售?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解析以為,這還是由于銀行和保險公司兩邊都有需求。從銀行方面看,在銀行代理銷售的多種金融產品中,保險傭金尺度較高,是中間業務收入的主力之一,因此,盡管監管制定不許可保險公司人員在銀行網點駐點銷售,但仍有頂風作案者。從保險公司方面看,長期以來,不少人身險公四支刀分析司對銀行渠道依賴度很高,尤其是本年疫情對保險的線下銷售造成較大沖擊,使得部門保險公司業績承壓,因此,其更有在銀行駐點銷售的沖動。

  不過,從近日巡訪北京5家商務銀行網點的場合來看,并未發明有保險公司在銀行網點駐點銷售。上述業內人士以為,銀行網點違規許可保險公司駐點銷售是少數場合,跟著監管政策連續不斷完善,落實趨嚴,多數銀保合作較為規范,且現在銀保業務也從過去以躉交型短期產品為主逐步向期交型長期產品過渡,從理財型產品向理財型和保障型產品兼顧過渡。

  宣傳不能亂發朋友圈

  賣保險,先宣傳,宣傳須合規。銀保監會指出,跟著互聯網的發展,當前保險機構從業人員普遍通過朋友圈、公共號、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介入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公然性較強的公共號、微博等平臺,還是在朋友圈等私密屬性較強的平臺,保險營銷皆需要正當合規,不能隨意為之。

  9月份,海南銀保監局對某人身險公司分支機構及其相關人員開出罰單,此中3張罰單事由皆為保險宣傳引人誤解,另一張罰單事由為將保險費率與入款利率單方面對照。公然信息并未披露這些宣傳的平臺,而此前7月份青島銀保監局連開的6張罰單則全部針對朋友圈的虛假宣傳。某人身險公司分支機構的工作人員通過朋友圈進行虛假宣傳四支刀介紹,為此,該公司分支機構被罰款5萬元,同時違規的工作人員皆遭受警告并罰款,此中罰款最高的達1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2024年就指出,由于自媒體渠道介入門檻低、發表主體多、信息審核弱、轉發散播快,已成為保險銷售誤導、不實信息散播的高發領域,嚴重妨害保險消費者正當權益,埋下大批保險消費糾紛和群體性事件風險隱患。因此,必要加強該領域的控制。

  2024年,銀保監會暴露利用自媒體平臺誤導宣傳的三大類型,一是饑餓營銷,炒作停售,採用秒殺全國瘋搶限時限量等用語;二是夸大收益,混淆保險產品和其他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宣稱保本保息復利滾存等;三是曲解條款,如宣稱過往病史不用申報什麼都能保等。

  現在銀保監會正在對《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設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強化保險機構的主體責任,并對從業人員開展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進行有針對性的嚴格制定。業內人士以為,從政策層面看,監管機構對保險宣傳的規范性要求越來越高,但在實操中,疑問頻出的現象短期難以扭轉,預測未來關于違規如何玩四支刀宣傳的罰單仍會對照多。

  同時,針對本年極度火爆的短視頻宣傳以及潛在的誤導風險,河北銀保監局、北京銀保監局等多個監管機構也連續不斷進行警示,將銷售誤導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