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娛樂城無論是舞台劇、電影或者漫畫,創作故事時最感動人的場面都不是言語能 夠說明,贏家娛樂城必然是「以畫面呈現」。
阿諾·史瓦辛格主演的電影「贏家娛樂城魔鬼終結者2」的最後一幕就是最好的證 明。犧牲自己保護地球的魔鬼終結者,最後豎起一根大拇指,表示與好友分離。
這裡如果加入「祝好運」或「我們心靈相通」的台詞,感動的感覺立刻會 被削弱。什麼也不說僅用畫面傳達,因此讓這一幕更令人印象深刻。
電影「春風化雨」的最後一幕也是如此。羅賓·威廉斯在片中飾演反抗學 校陳腐的體制、最後被學校開除的菜鳥老師。
他被學校解聘的那天,學生們一句話也沒說,全體一起站到課桌上,用行
動表示「開除你是學校不對」、「我們支持你的教育方針」。同樣的,這一幕若 是配上台詞,鐵定迂腐得教人不忍卒睹。
我創作的舞台劇「漂鳥之夢」中有這麼一幕—女人在欺騙自己摯愛的男 人後,請求男人原諒。
男人要女人從一疊撲克牌中抽出一張牌,若抽到黑桃A就原諒她。女人果 真抽到了黑桃A。
男人離開之後,她翻開剩下的撲克牌一看,全部都是黑桃A。男人早就決一 定原諒她了—台詞對於這個畫面來說,也是多餘的。
我們一直認為言語是「傳達的手段」。除了「傳達」外,言語的確沒有其 他用途,意即言語是為了「傳達」而產生的特殊工具。
然而,言語或許是特殊工具,但它絕非萬能。
除了「傳達」外,言語的確沒有其他用途, 意即言語是為了「傳達」而產生的特殊工具。 然而,言語或許是特殊工具,但它絕非萬能。
人類之外的動物,原本就是使用「言語之外的手段 (主要為動作)」進行
溝通與傳達。 也就是說,「言語」的歷史遠遠不及「動作」來得長久。
對於和我一樣使用戲劇或漫畫表現的人們來說,言語的傳達力度更遠小於 動作。
你的成敗,90%由外表決定
我們常可在生活周遭看到以下場面。 約會遲到的女孩對男孩說:「對不起,生氣了嗎?」 男孩子嘴上說「生氣」,眼中卻帶著笑意。這時候男孩子沒在生氣。
相反的,嘴上說「沒生氣」,眼睛卻冒著怒火,這時就是生氣了。 眼睛比嘴巴更誠實。
不單是從眼睛能夠判斷,態度也可以。
有個用手托著臉類的男人。身旁的女人問:「你有沒有認真聽我說?」男 人回答:「嗯,有啊。」其實他根本心不在焉。
遇上這種場合,我們贏家娛樂城會發現言語根本沒有正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