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樂北京時間10月5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英國科學家百家樂Michael Houghton 和美國科學家Charles M。Rice 三人獲獎,百家樂獲獎理由:發現丙型肝炎病毒。
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丙型肝炎病毒現在可以被治愈。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們的發現,揭示了慢性肝炎其餘病例的病因,並使得血液檢查成為可能,新的藥物也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為抗擊血源性肝炎做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一種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會導致世界各地的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
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Rice的重大發現使我們百家樂能夠鑑定一種新的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在他們的工作之前,儘管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至關重要,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無法解釋。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餘慢性肝炎病例的原因,並使驗血和新藥物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詳細解讀:
肝炎主要有兩種形式。 其一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該病毒通過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傳播。 另一種是有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今年的諾貝爾獎)引起的。 這种血源性肝炎通常是一種慢性疾病,可能會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 肝炎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該病毒通過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傳播。百家樂另一種是有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今年的諾貝爾獎)引起的。這种血源性肝炎通常是一種慢性疾病,可能會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
肝炎——人類健康的全球威脅
肝炎(hepatitis),是希臘語中的“肝”和“炎症”一詞的組合。肝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但酗酒、環境毒素和自身免疫疾病等也是重要的原因。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人們發現主要有兩種類型的傳染性肝炎。第一種成為甲型肝炎(hepatitis A),其通過被污染的水或事物傳播,但對患者幾乎沒有長期影響。第二種類型主要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因為可以導致慢性疾病,並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圖1),這種類型的肝炎威脅更嚴重。這種類型的肝炎是隱性的,因為健康個體在感染之後,可能會經過許多年才會顯現出嚴重的並發症。血源性肝炎與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相關,每年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一百多萬人死亡,從而使其成為與HIV感染和結核病相當的全球性健康問題。
傳染源未知
成功干預傳染病的關鍵在於確定病原體。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巴魯克·布倫伯格(Baruch Blumberg)確定,一種形式的血源性肝炎由被稱為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所致,這一發現促進了診斷檢測和有效疫苗的開發。布倫伯格也因此獲得了197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當時,Harvey J。Alter正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研究接受輸血的患者中患上肝炎的情況。儘管針對新發現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檢測確實減少了輸血相關的肝炎病例數,但Alter及其同事仍證明,還有大量肝炎病例存在。在此期間,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檢測也已經開發了出來。但很明顯,甲型肝炎病毒無法解釋這些原因不明病例。
令人擔憂的是,大量輸血者由於未知的傳染原而患上慢性肝炎。Alter及其同事發現,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可以將疾病傳染給黑猩猩,這是人類之外唯一的易感宿主。隨後的研究還表明,未知的傳染原具有病毒的特徵。Alter的系統研究定義了一種新型的、獨特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這種神秘的疾病被稱為“非甲型、非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的鑑定
這種新型病毒的鑑定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者使用了所有傳統的病毒搜索技術,但在十多年的時間裡,該病毒依然無法分離出來。在製藥公司Chiron工作的Michael Houghton承擔了分離病毒基因序列的艱鉅工作。他和同事從一隻被感染的黑猩猩的血液中採集了核酸,從中收集了一組DNA片段。這些片段大部分來自黑猩猩自身的基因組,但研究人員估計,一些片段可能來自這種未知的病毒。假設肝炎患者的血液中含有抗病毒抗體,研究人員就可以利用患者的血清來鑑定編碼病毒蛋白的克隆病毒DNA片段。經過全面的搜尋,他們發現了一個陽性的克隆。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該克隆來自一種新的屬於黃病毒科的RNA病毒,被命名為丙型肝炎病毒。慢性肝炎患者中抗體的存在強烈暗示了這種病毒就是缺失的病原體。
Harvey J。Alter對輸血相關性肝炎的系統研究表明,一種未知病毒是慢性肝炎的常見病因。Michael Houghton使用了一種未經驗證的策略,百家樂分離出一種名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的新病毒的基因組。Charles M。Rice提供了最終的證據,表明僅丙型肝炎病毒就能導致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是決定性的,但是這個謎題的另一關鍵部分尚未解答:單是病毒就能導致肝炎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必須研究克隆的病毒是否能夠複製並導致疾病。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研究者Charles M。Rice和其他研究RNA病毒的小組注意到,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末端有一個此前未被識別的區域,他們懷疑該區域可能對病毒複製很重要。Charles M。Rice還在分離的病毒樣本中觀察到遺傳變異,並推測其中一些可能會阻礙病毒複製。通過基因工程,Charles M。Rice獲得了丙型肝炎病毒的RNA變異,其中包括新定義的病毒基因組區域,不存在失活基因變異。當這種RNA被注射到黑猩猩的肝臟時,在它們的血液中檢測到了病毒,並觀察到了與患有這種慢性疾病的人類相似的病理變化。這是最後的證據,證明單單丙型肝炎病毒就可以導致不明原因的輸血介導型肝炎病例。
今年諾獎發現的百家樂重要意義
今年諾獎獲得者對於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是人類與病毒對抗過程中取得的一場里程碑式勝利(圖2)。由於他們的這項發現,我們才能擁有針對這一病毒的高靈敏血液測試,並在世界的很多地區基本消除輸血性肝炎的發生,從而極大增進了全球健康。他們的發現同時也讓直接作用於丙肝的抗病毒藥物研發成為可能。歷史上第一次,這項疾病現在可以被治愈,從而燃起了在全球範圍內根除丙型肝炎的希望。而為了達成這項目標,國際社會需要採取更多措施,讓全球各地的人們能夠獲得所需的血液檢測和抗病毒藥物。
獲獎人介紹:
Harvey J。Alter於1935年出生於紐約。他在羅切斯特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學位,並在斯特朗紀念醫院和西雅圖大學醫院接受內科訓練。1961年,他加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擔任臨床助理。在喬治敦大學任職數年之後,他於1969年回到NIH,加入臨床中心的輸血醫學系,擔任高級研究員。
Michael Houghton出生於英國。1977年,他在倫敦國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82年,他加入了G。D。Searle & Company公司,之後又在加利福尼亞州埃默里維爾的Chiron公司任職。他於2010年遷往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現為加拿大卓越研究教授,主攻病毒學;他還是阿爾伯塔大學的“李嘉誠教授”,並兼任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所長。
Charles M。Rice 1952年出生於薩克拉門托。1981年,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並在1981-1985年期間接受博士後培訓。1986年,他在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小組,並於1995年成為全職教授。百家樂自2001年以來,他一直是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教授。2001年至2018年期間,他擔任洛克菲勒大學丙型肝炎研究中心的科學和執行主任,目前仍在該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