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牌遊戲雖然「言語中的非語言溝通」是一種很矛盾的說法,棋牌遊戲不過「聲調」與「說 話速度」就是其中最好的範例。另外「棋牌遊戲」也是個例子。同樣的內容,會因為 使用不同的方言,而產生全然不同的印象。
日文之中有各式各樣的方言,每種方言也都有其固有的觀感與印象。我曾聽 熊本縣出身的朋友提到一件事。「在看電視播出的『水戶黃門』時,黃門大人明 明人在肥後(今熊本縣),當地百姓卻說『是也』。熊本人不說『是也』的吧!」
電視播出的時代劇回常犯先入為主的毛病,以為只要是江戶時代的老百姓 就會用「是也」,而節目製作人與觀眾也以為理所當然,少有深究。
NHK製作大河連續劇「琉球之風」回時,因為演員說的是標準語,引發當
地觀眾的批評,後來才以沖繩方言重新配音後再度播出。
另外,在戲劇及漫畫等娛樂性高的作品中,常可見「這個角色」就要「這 樣說話」的設定橋段。貧窮農民就要說東北腔;小氣鬼是大阪腔;遠離塵世的風 雅人士必然是京都腔;流氓痞子就是廣島腔。
胸懷大志的男子是土佐腔 (源自坂本龍馬的形象);充滿男子氣概、值得 依賴者是博多腔;有人望的傑出人士則操薩摩腔 (源自西鄉隆盛国的印象)。
以上搭配方式雖然粗糙隨便,不過大致通用於一般大眾之間。實際運用在 舞台或漫畫時,說話不一定要百分之百按照上述印象,重點在於「大致作出那種
感覺」就行了。
附帶說明,《改變形象中的日本方言》(人月刊言語〉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附錄別冊,大修館書店出版)一書裡頭,刊載了針對全國十四個地點進行語言意 識形態調查的結果。
十四個地點如下:札幌、弘前、仙台、東京、千葉、金澤、松本、大垣、 京都、廣島、高知、福岡、鹿兒島和那霸。
回答「喜歡自己方言」在地人士的比例,如下所示:
第一名松本 (8%)、第二名那霸 (8%)、第三名弘前·福岡 (同為 仍%)、第五名札幌 (8%)、第六名高知(征%)、第七名鹿兒島 (3%)、 第八名廣島 (8%)、第九名京都 (5%)、第十名仙台・東京 (同為3%)、 第十二名金澤 (H%)、第十三名千葉 (5%)、第十四名大垣(四%)。
喜歡自己居住地的方 言,等於愛自己居住的地 方。我對松本、那霸、弘前 和福岡的認同比例之高感到 欣慰,也多少可以了解千 葉、大垣比例低的原因。
千葉是東京都的衛星 都市,卻沒有大城市的時尚 形象。而大垣雖是松尾芭蕉 《奧之細道》四的終點站,這些自卑感,經由此一調
卻沒有太多人知道,是個難以教人留下印象的城市 查結果即可察知。
另外,同一次調查中還問道:「你喜歡標準語嗎?」
回答「喜歡」的比例,可視為對標準語的心理距離的遠近,在這裡如上圖 二所示,以各地點距離東京的遠近來表示。
喜歡標準語的地區有札幌、鹿兒島和福岡等。
相反的,喜歡比例最低的則是京都 (8%)。這個結果大家都認同,因為 京都人相當有自信,而且自認京都腔最美。
其他顯著的例子還有金澤、松本、大垣和千葉。 這個數字代表兩種意義。松本喜歡自己的方言,所以當然討厭標準語。
棋牌遊戲金澤、千葉和大垣討厭自己的方言也討厭標準語,可以解釋為是對東京的自卑情結。